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笔者来到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宝库村,在工作人员吴文涛的带领下来到青贮玉米种植基地,只见高挑地秸秆,宽大地叶子,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翠绿,一阵微风出来,连片的玉米地发出沙沙地响声……望着眼前的这片绿色美景让人无比的舒畅。
“我们今年种植的100余亩青贮玉米还有一个月就开始收割了,通过我们测产情况来看,今年产量在6吨多,最高能达到8吨。与常规种植相比单产提高了近百分之五十。而且种植成本也降低了不少,这可多亏了一件宝啊。”吴文涛神秘地说道。说着他指了指玉米地里深藏的“宝贝”,寻着他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原来他口中的“宝贝”竟然是白色的地膜(农用地膜)。
“怎么样没有想到吧,这一张薄薄的白地膜可是我们提高产量的重要用具,可别小看了它,它的作用可是大了去了,给玉米盖上地膜相当于给盖了一层被子,可以起到保温、保湿防旱、节水等作用,而且玉米生长的时候,也不用除草了,以前我们管理需要20多个人,现在2个人就够了,只需要在收割时找人就可以了,这样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不信你看看这块地就知道地膜技术带来的好处了。”在一块玉米地的地头记者看到吴文涛口中没有用地膜技术长出来的玉米,还真是有些“营养不良”又小又矮的。
“这些真和地膜种植没法比,以前玉米杆只能长到半米长,现在却能长到一米多长,玉米杆的产量提高了,自然加工出来的青贮玉米量也就多了,今年加工出来,在配上一些精料那可是够我们养殖场25头牛吃一冬天的呢”吴文涛兴致勃勃地说道。
据悉,地处戈壁深处的格尔木市由于受海拔、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牧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产品种植比较单一。格尔木康之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大养殖户所需的饲料均来自周边州县和省份,不仅价格高昂,还时常断“粮”,严重制约了我市养殖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途径。2014年,市农牧局指导采用地膜技术种植青贮玉米,抗寒、抗旱、保墒的地膜播种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不利气候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降低了种、养殖成本。今年种植的100余亩ksw2030新品种地膜青贮玉米,预计可增产40%到50%左右,对缓解公司冬季的草畜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公司增加了不少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带动该市养殖产业发展。
来源:青海新闻网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4/08/27/011493171.shtml